初中历史教学案例:角色扮演让唐朝文化”活”起来
一、历史课堂也能”演戏”?这个案例太有趣了!
提到初中历史教学案例,很多老师第一反应就是照本宣科。但北京这位老师的行为让人眼前一亮—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重现”文成公主入藏”!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枯燥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,更让学生们真正”穿越”到唐朝,亲身体验民族交往的精妙故事。
这个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中,老师把班级分成三组,分别演绎”吐蕃使者求婚””文成公主西行””文成公主在吐蕃”三个场景。从编写剧本到服装设计,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。这样的教学设计,不正是新课标倡导的”学生为主体”理念的完美体现吗?
二、历史短剧怎样设计?看这个案例的三大亮点
这个初中历史教学案例的成功,离不开精心的教学设计。开门见山说,老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——当学生表演”禄东赞求婚”时,背景同步展示唐代名画《步辇图》,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瞬间把课堂变成”历史剧场”。
接下来要讲,案例特别注重细节还原。学生们不仅背诵台词,还研究了吐蕃服饰、唐朝礼仪,甚至用红丝线模拟”九曲明珠穿线”的聪明考题。有位扮演文成公主的女生说:”当我念出’天下河水尽向东,惟我一人向西行’时,真的感受到了公主远嫁的心情!”
最妙的是第三幕的设计——通过对比文成公主入藏前后吐蕃的生活变化(从住帐篷到建房屋,从穿毡裘到用丝绸),把”民族交流促进社会进步”这个抽象概念,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。
三、角色扮演教学法:让历史课不再”睡倒一片”
为什么这个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值得推广?数据显示,采用角色扮演法的班级,学生对唐朝民族政策的领会度提升43%。有家长反馈:”孩子回家兴奋地讲了一晚上松赞干布的故事,连晚餐都在模仿吐蕃人吃青稞饼!”
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合初中生:
1. 符合年龄特点:13-15岁学生表现欲强
2. 突破教学难点:用情景再现领会”和亲政策”的意义
3. 培养综合能力:从剧本创作到团队协作全覆盖
四、这样的历史课,学生怎能不爱?
这个初中历史教学案例给我们重要启示:历史不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,而是可以由学生亲自演绎的鲜活故事。当扮演禄东赞的学生机智解答唐太宗的难题,当”文成公主”望着倒淌河思念家乡,历史的种子已经悄悄种在孩子们心里。
下次备课不妨试试这个技巧:选一个历史事件,让学生们当编剧、做演员。你会发现,那些平时背不下来的年代、地名,突然变得容易记住了——由于这不是在”学历史”,而是在”成为历史”!